登录 | 注册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群众“绿色福利”
来源: 十堰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1-15
发布者:

2024年,十堰市城管执法委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完善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城市街头边角、闲置地块等离市民最近的地方“见缝插绿”,打造城市金角银边,为市民的宜居生活增添了一抹幸福底色。

科学规划绿地,推动口袋公园建设

漫步于十堰的大街小巷,在高耸入云的建筑群中,一个个口袋公园,恰似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点缀其中。

“之前要走好远才能找到一个小广场,现在我每天都来家门口的这个小公园里头健健身,和孙子打打乒乓球。”家住在张湾区花果街道头堰社区的市民张平提及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时,难掩满足感。他口中的公园承载了周边居民满满的幸福、快乐,附近居民在此打球、健身、游憩,共享幸福时光,而这只是十堰众多口袋公园中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园建设,将城市绿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内容,综合多部门意见,结合城市实际、考虑民众需求,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地,为口袋公园建设留足空间。印发《十堰市园林绿化“增绿提质”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督促各县市区按文件要求抓好园林绿化建设工作,采取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形式规划建设口袋公园,积极推动三年行动落实;编制《十堰市中心城区休憩地布局规划(2023-2025)》,优化中心城区休憩地布局,建设一批用地集约、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经济适用的休憩空间,以休憩地建设带动口袋公园建设,大力推动“口袋公园”在数量上的增加与质量上的提升,持续拓展城区绿化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将绿色融入百姓生活。

聚焦全龄友好,满足市民群众需求

“如何满足市民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在建设口袋公园时考虑的重点。”市城管执法委园林绿化科的负责人刘骄介绍道。

在口袋公园的新建和改造项目中,市城管执法委积极添加健身器材、慢行步道等设施,并结合适儿化改造增设滑梯、秋千等儿童设施,让老人们能惬意地享受退休生活,孩子们能够尽情游玩欢笑,满足市民多方面、多样化的休闲需求。

冬日暖阳下,漫步在十堰的健康步道中,别有一番闹中取静之感。十堰健康步道,出则饱揽山城繁华全景,入则是city walk的自由、闲适。据悉,今年十堰城区已建成健康步道12.95公里,包括:十堰经开区小龙溪片区健康绿道2公里,茅箭区马家河下游水生态修复项目健康步道4.75公里、十堰健康步道一期二标段4.8公里、北京南路与文昌路路口的凤凰山山体游园健康步道1.4公里,提升绿化品质,丰富绿地景观,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群众的出行和休闲。

融入山城文化,彰显十堰独特魅力

在口袋公园建设中,我市注重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将口袋公园作为十堰文化展示平台,吸收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园林景观打造方面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房县诗经里口袋公园整体设计和施工时充分融入诗经文化、黄酒文化元素,使“诗祖故里”等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丹江口姚沟路沿线口袋公园,以和谐、共生、通透、简洁为理念,结合场地特点,取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中国水都丹江口水之韵,模拟水之四态——水滴、融汇、涟漪、激流,表达节水、环保、上善若水之理;汉城天地禧园以“禧”为主题,设有“开门见禧”、“一箭倾心”、“禧从天降”、“禧出望外”等多个打卡点,一步一景,寓意美好,给新人们提供了更浪漫的婚姻登记场景;武当大道柯家垭街头游园又名“驰园”,取“驰”字车马驰骋、风驰电掣、心驰神往的含义,也喻我市发展的奔驰之势,提取十堰卡车元素用于游园设计,弘扬我市三线建设精神,展现十堰汽车工业辉煌。

市城管执法委以“绣花”功夫,为市民群众打造“绿色福利”。自2021年以来,全市已建成口袋公园95处,新增绿地面积52.6万平方米。这些口袋公园既实现了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又充分兼顾了服务民生的需求,为市民提供城市生活的“微空间”,成为老百姓身边触手可及的“微幸福”。


打印 | 关闭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