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城区老旧小区燃气管网7.5万户、供水管网10.39公里、供热管网7.51公里,水气暖供应得到新保障;城区建成健康步道12.95公里、口袋公园13个,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全市新建车位12404个、接入智慧停车平台车位18.8万个,更新路灯5899盏,市民出行条件得到新改善……精管善治,“城”就美好。2024年,市城管执法委主动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快构建“高标准安全、高品质生活、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四个体系,绘就了一幅“干净、整洁、安全、宜居”的城市管理新画卷。
高标准安全体系韧性更强
2024年7月20日中午,市城管执法委组织燃气企业检查人员前往张湾区阳光栖谷商业街,对正在营业的餐饮门店后厨燃气管道、日检记录、后厨人员应急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检查。这也是当年7月至9月,该委开展多次燃气安全检查行动中的一幕。此次行动重点检查夏季人流量较大的美食街、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确保高温时节用气安全。
安全无小事。过去一年,市城管执法委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弦,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确保城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燃气安全基础更加稳固。全面排查燃气隐患,实行动态清零。起底全市燃气管网,锁定“问题管网”718.89公里并全部完成整治。组织燃气安全宣传活动263次。全市1.13万家餐饮企业燃气安全“三件套”安装率达100%,居民燃气安全“三件套”安装约50万户。推进出台《十堰市燃气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印发《十堰市供水、供气特许经营活动日常监管要点(试行)》,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31个。制定第三方破坏城镇燃气管网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移交机制,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管网防护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
城市安全韧性明显增强。围绕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民生实事,统筹谋划重点项目31个共计11.36亿元,已获批中央资金支持项目7个共计2.34亿元。有序开展基础设施消隐患补短板三年行动,更新城区老旧小区燃气管网7.5万户,改造供水管网10.39公里、供热管网7.51公里,新增供热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开展守护群众“头顶”和“脚底”安全行动,拆除问题广告307个,更新高标准窨井盖3995个、城镇路灯5899盏。积极应对极端天气,采取24小时线上线下巡查,领导带队包路段、包网格的模式,全力应对暴雨、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
高品质生活体系亮色更显
2024年8月14日,位于茅箭区天津路的泰山绿谷小区1990个停车泊位正式接入十堰市智慧停车平台,有效提高了该小区停车位的利用率。去年,由市城管执法委牵头建设的智慧停车平台接入车位18.8万个,用户超32万。广大驾驶员通过“畅行车城”小程序,可获取目的地附近停车场信息,极大化解了“停车难”问题。
智慧停车平台正是我市开展城市智慧管理的具体体现。过去一年,市城管执法委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绣”出美好宜居城市画卷。
市容环境更整洁。细化环卫考核,织密市容环卫、“门前三包”监管“一张网”,问题整改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强化垃圾分类,指导推进城区747个居民小区全覆盖完成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96%,全市295所学校实现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全覆盖。优化服务保障,联合市总工会等部门建设的劳动者驿站被列入全国服务环卫工人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通报表扬,服务保障市级重大活动市容环境14次。
绿色底蕴更深厚。完成《中心城区休憩地布局规划(2023-2025年)》编制,起草绿地系统、公园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三个专规初稿。推进城区新建成健康步道12.95公里、口袋公园13个,试点对3处公园游园进行适儿化改造。推进城区栽植、摆放花卉62.6万株,补植乔灌木25.8万株、草坪3.13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2平方米/人。
城市管理更智慧。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率先在省内完成与各县市区平台对接并首批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建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国内率先实现运管服平台上城市生命线实际应用,获《建筑》杂志报道,并受邀在上海、厦门进行交流宣传。有序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已建成1个市级平台、4个县级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累计接入336个停车场、18.8万个泊位数据,城区规范停车位联网率达100%。
高质量发展体系基础更牢
“现在办理报装业务方便多了,在‘水电气网共享营业厅’,‘水电气’三项报装、过户、查询等业务都可以一次办理。”上月20日,市民唐先生在茅箭区政务服务中心“水电气网共享营业厅”综合窗口办理“水电气网”报装业务后高兴地说。
据悉,市城管执法委以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为抓手,创新推进“水电气网共享营业厅”示范点建设。目前已建成共享营业厅18家,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站式”“不见面”“零跑腿”“掌上办”服务。
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文明有序的城市秩序、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以上正是过去一年市城管执法委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生动实践。
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保障水气暖供给,按月检测公示出厂水、管道水水质,对小区二次供水进行联合检查,全年城区供水水质均达标;服务城东水厂完成主体建设;组建供暖保供专班并落实采暖季前设备巡检,城区251个小区如期稳定供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共享水电气网营业厅”示范点创建,办理水电气报装联办33起;稳步推进供水“转改直”,完成可研报告并挂牌组建直饮水公司,完成供水“转改直”改造743户。
特许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围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组建专班全面排查供气、供水、垃圾处理领域特许经营项目突出问题57个,已集中整治54个,整改率94.7%。
“城管进社区”获群众一致好评。组织全市500余名城管队员下沉146个社区,设置社区工作岗132个;牵头11个市直部门组成31支联合执法进小区队伍,建立群众“点单”、分类“派单”、执法“接单”、回访“评单”闭环机制,开展行动668次,梳理社区小区高频集中问题事项14类,群众各类诉求6985条,目前已化解销号6649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精管善治扮靓城市“颜值”,“绣花之功”绘就幸福底色。2025年,市城管执法委将继续下足“绣花”功夫,发扬“工匠”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品质。
高水平保护体系效果更优
2024年3月21日,市城管执法委水质巡护工作专班联合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组织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等6家水质联合巡护成员单位负责人及联络员召开十堰城区水质巡护工作推进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保水护水政治任务。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去年,市城管执法委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坚持常态管控,打造高水平保护体系,助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水质联合巡护保障“水更清”。牵头联合市直6个部门每日开展水质巡护,并指导各县(市、区)巡河护水工作,坚决扛牢守水护水政治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涉水问题626个。
严控扬尘油烟保障“天更蓝”。在城区10家渣土工地、项目回填场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采取机动巡查和智能化监控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源头遏制渣土扬尘问题,累计督导渣土工地和项目回填场覆盖密目网约88万平方米,草籽喷播900公斤,处置渣土约360万立方米,立案调查7起。完成城区国有林地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8处4.75万平方米。
垃圾无害处置保障“地更净”。起草《十堰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并完成专家评审,现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各县整改生活垃圾填埋场隐患16个。全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置,完成城区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并改建库容约46万立方米焚烧飞灰填埋场1处;专班服务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城区及县城生活垃圾焚烧率达100%。
张湾区花果街道头堰社区的口袋公园。
供水管网改造。
老旧管网改造。
检查燃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