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郭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会后《关于提高城区供水应急处置能力的提案》(第203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收到提案后,我委与市住建局、市财政局进行了沟通,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现向您答复如下:
一、加大财政投入,加快老旧管网更新改造
据市水务公司测算,主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投资约1.4亿元,除争取部分上级补助资金外,大部分资金需要地方配套。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市水务公司和首创东风(十堰)公司合并事宜,实施主城区供水“一张网”,并依托新水务公司全面实施厂网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城区供水应急处置能力。为提高城区供水应急保障能力,市财政局将根据城区供水需求和财力情况统筹安排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并配合相关单位加快实施供水“一张网”和对上资金争取工作。
水务公司已制定老旧供水管道补短板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拟投入1.57亿元对共计35.72公里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在2022年已完成改造9.28公里的基础上,2023年城区计划改造更新的10.6km老旧供水管网工作。其中:车城西路DN800管网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改造长度约4 km,现已敷设完成1.45km球墨铸铁管;朝阳南路新建管网改造项目计划实施1.8km,现已新建管网1.5km、阀门井26个,目前因该路段拆迁赔偿等情况,剩余管网(0.3km)、阀门井暂缓施工;朝阳南路管网占压工程项目计划改造1.4km,现已完成0.3km管道(DN300)敷设,0.2km混凝土管道包封正在施工中,朝阳路封路后将尽快组织下阶段施工;黄龙一级加压站至花果方向原水管道加强修复项目(第一期)计划改造2KM,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近期准备停水实施;凯旋大道金港旺座新建管网项目计划改造1.4KM,经现场勘察、技术论证,已调整为局部改造,具体改造路段需进一步认证确认。
二、优化城区供水厂网配置
(一)积极推进城东水厂建设。城东新水厂拟建于甘肃路南侧韩家沟110千伏变电站东侧,设计供水能力近期为20万吨/日,远期为40万吨/日,项目匡算投资约7.6亿,取水于十堰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潘口引水,年调水量1.67亿吨)。目前已完成征地补偿、缴纳了城东水厂划拨用地征地费税2800万元;7月27日取得了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已在不动产中心办理土地首次登记、缴纳约71万元的契税和印花税,办理土地证;8月11日组织了城东水厂原水管道规划方案专家评审。已向市发改委报《十堰市城东水厂初步设计》,并组织了专家评审,待修改完善后报批。项目计划12月底完成场地平整,初步具备厂区施工条件。2024年上半年,完成厂区施工及原水、清水管道敷设。2024年下半年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潘口引水)完工后对接投产,初步具备供水能力。项目建成后将实现:
1.解决城区供水“西强东弱”不均衡问题。城东新水厂建设将重新构建十堰城区供水格局,一期20万吨/日规模实施后,供水服务全面覆盖东部城区,可彻底解决东部供水不足问题,实现十堰全域供水均衡。
2.全面提升水质安全保障。城东新水厂建成后,全面启用潘口引水,关停城区4个小水厂(头堰、吴家沟、白浪、余家湾水厂),可彻底消除因城区水库库容小,水质不稳定问题,有效提升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
3.全面提高供水企业智慧化管理。城东新水厂建设,将对标国内优秀水司标准,采用先进管理机制、制水工艺,全面运用自动化、信息化设备,有效提升十堰供水企业“智慧水务”应用水平。
4.全面优化企业供水成本。城东新水厂及配套管网建成后,一方面,凭借标高优势,部分输水过程可实现自流,另一方面,老旧小水厂全面淘汰,供水企业运营成本将全面优化。
5.构建双水源供水安全保障格局。城东新水厂投入运行后,中西部城区将仅保留花果水厂、二水厂(取水黄龙滩水库),形成东西部双水源安全保障格局,彻底改变原有单一供水水源的不安全状况。
6.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城东新水厂全面建成投产后,3座自来水厂日生产能力最高可达到67万吨,能全面满足十堰市“东拓北扩”、城区150万人口的城市发展战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未来发展能力。
(二)积极优化供水管网设施。继2022年打通10处联通的堵点、痛点、难点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全市供水管网已打通了16处管网互联互通点作业,实现城区三家供水企业管网互联互通、供水互补。水务公司通过精心组织实施供水调度方案,减少影响范围,有效缩短供水恢复时间,提升高区供水保障能力。今年以来,水务公司同步实施柳林沟管道迁改、原水互联互通、16处老旧阀门更换项目,作业时间提前1小时完成,高区北京路供水压力恢复时长较以往缩短,供水效率和保障力得到有效提升。8月水务公司还将实施黄龙原水管道第三条回路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西部原水供应保障能力。
(三)加快推进“供水一张网”。加快推动首创水务和十堰水务公司合并,现已基本完成重组合并实施方案、特许经营权协议等文件起草。两家水企合署办公、管网连接,十堰城区“供水一张网”格局初步形成,有效改善了“西强东弱”的供水不均衡局面,城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水务公司在控制停水时长和停水范围的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充分利用管网互联、多回路保障等条件,有效缩短抢修时间和控制停水影响范围。在2022年夏季、2023年春季水库库容减少原水形势紧张的持续旱情中,切实发挥了“供水一张网”的优势,盘活全城供水资源,解决经开区近11万户用水困难。2022年夏至2023年春的东部片区水库库容急剧下降,通过“供水一张网”累计实现向东部城区补充供水量1659万吨,有效解决了东部片区供水缺口问题。
三、加大对野蛮施工的处罚力度,加大其违法成本
(一)严格执法监督。市城管执法委依法严厉查处城市管理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仅2023年以来共立案查处重大城管类案件61件,办结30件,处罚1155.63万元。其中公用事业领域累计立案违法案件5起,办结3起,处罚11.5万元。同时,印发典型案例通报,将2022年的8起公用事业领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形成有效震慑和警示。
(二)落实地下管线安全防护交底工作机制。自2022年3月28日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管线安全防护交底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十建字〔2022〕12号)文后,截至目前,我委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已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完成各类涉及地下管线施工交底60次,从相关单位职责任务、地下管线探查保护到管线破坏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再到事故处罚追责,全方位全流程进行了规范,有力遏制了第三方施工破坏水气暖管道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了市政水气暖设施安全运行和市民供水供气供应情况稳定。
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一)完善供水应急预案。健全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水管网爆管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应对供水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应急处理的值班、信息报告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供水单位对可能影响供水安全保障等情况可立即制止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对不报、瞒报、迟报的,依法给予处罚。
(二)加快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供水应急指挥机构和技术、物资、人员保障体系。目前,首创东风与十堰水务公司已成立以管网管理部为调控核心,所辖子公司湖北水道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包括2个工程班组、8支劳务外委方共60余人的应急抢修队伍,配备工程抢修车、发电机、挖掘机、强排泵、液压动力站等10余种抢修设备,构建16个品类196种规格的抢修物资储备库,系统打造十堰城区供水管网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两家水务公司管道互联互通改造原则,科学组织项目实施,优化建设时序,因地制宜选择施工方式。管网改造期间,告知用户暂停及恢复服务时间,必要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有力保证管网输水畅通、水质稳定,提高临时供水应急保障水平,确保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推进智慧水务建设。为逐步实现城区一张管网、一幅图、一个平台、一个系统,提高供水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城区“供水一张网”整合以及城市智慧大脑建设需要,水务公司拟在2022~2025年,投资2315万元,分步实施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智慧调度系统(SCADA)、分区计量漏控系统(DMA)。2022年首创东风水务已完成生产调度SCADA系统、营收系统、二供平台、财务系统、OA等7个信息化平台,完成自动化泵站建设75个(其中供水泵站4个,二供智慧泵房71个),工艺自控项目3个(花果、头堰电解盐,吴家沟DA滤池)。十堰市水务已完成生产调度SCADA系统、营收系统、财务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平台为两家水务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两家水务公司合署办公后,生产经营工作逐步深度融合;2023年截至目前,水务公司已投资320万元加强智慧水务建设,包括GIS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供水生产调度系统升级、管网分区计量、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项目,后续将根据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不断完善智慧水务相关硬件设施建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不断优化城区供水管网设施,完善、健全突发停水事故应急供水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供水应急保障水平。
(二)继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文明、规范施工,严格开展执法检查、行政处罚,杜绝野蛮施工行为,决绝遏制各类外因对供水安全保障的影响。
(三)协调财政加大投入,支持老旧管网更新改造计划。
(四)加快编制印发《十堰市中心城区供水专项规划》。已于2023年3月完成初稿,由于《十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和人口发生了重大调整,目前正在对供水专项规划进行修改,计划八月份完成,九月份完成专家评审,九月底报市自规局审定。
综上,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作为全市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将持续督促、指导供水企业进一步加快城区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优化应急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队伍体系和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水平。同时,积极协调市财政局统筹安排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并配合相关单位加快实施供水“一张网”和对上资金争取工作,通过各方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城区供水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十堰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