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委员:
您提出《关于提高十堰城区供水保障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单位对城市供水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非常中肯,相关工作我委一直在落实推进。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供水整体规划设计”的建议
市城管执法委于2021年5月28日在招标网发布十堰市中心城区城市供水中长期专项规划修编,对我市中心城区当前及未来10年需水量进行评估和预测,紧密结合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东拓、西进、北扩、中优”城市战略,科学规划中心城区水源系统、水厂布局、供水管网建设,提高自来水生产能力、调度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优质供水。目前,根据新水厂选址变更,该规划已完成草案编制工作。
二、关于“均衡布局城区供水之源”的建议
(一)实施老旧管网改造。我委组织水务公司制定了管网更新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三年实施9个项目,新建、更新改造共计32.3公里供水管网。其中,计划分三期对黄龙水库一级加压站至花果方向原水管道加强修复,提高原水供给保障能力,打通汉江路、武当路、六堰片区联通点,提高“西水东调”能力。
(二)现有水厂提标升级。为强化现有水厂保障能力,我委协调首创东风·十堰水务启动了花果水厂综合改造、头堰水厂水泵机组改造、二水厂供水设备设施计划性维修保养,完成自来水厂工艺清洗,确定了二水厂消毒系统改造项目,切实提高核心自来水厂制水能力;同时针对东部城区供用水矛盾突出路段,确定了北京路泵房能力提升改造项目,有效解决北京路、天津路沿线高区区域供水不足问题。
三、关于“新建高标准现代化供水厂”的建议
我委积极推进城东水厂建设工作。该水厂设计供水能力近期20万m3/日,远期40万m3/日,取水自竹山潘口水库,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城区水厂西强东弱,供水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按照城东水厂建设进度要求,配套管网建设需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初步规划建设4条主干配水管网约17.6公里,分别向北京路高位水池、发展大道、武当路、东风大道配水,预计投资14587万元。2022年6月6日,十堰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原则通过了甘肃路(林荫大道三号线)北侧韩家沟地段为十堰市城东水厂建设地点,规划用地158亩。2022年7月18日,取得了十堰市发改委“关于十堰市城东水厂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目前,首创东风(十堰)水务有限公司已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报十堰市城东水厂项目选址意见书。预计本月底下月初可取的项目选址意见书。下一步,城东水厂项目“两证一书”办理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后,首创东风水务公司立即组织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早日建成通水,从根本上解决市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不完善、供水水源不能保障的问题。
四、关于加快城市供水“一张网”建设的建议
市水务公司和首创东风水务公司于今年2月正式合署办公,3月17日首创东风(十堰)水务公司与十堰市水务公司签订重组过渡期经营管理协议,城区两家水务公司重组合并迈入“快车道”,现已完成双方清产核资工作。两公司按照一张管网、一副图、一个平台、一个系统进行了业务整合,在城区11处点位实现供水管网互联互通,提高了供水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关于“抓基础,去弊端,理顺供水保障链条”的建议
(一)遏制转供增量。今年3月我委联合市发改、市审批、市市场、市住建等部门下发了《十堰市推进城镇供水行业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新建小区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将供水配套设施与住宅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严格实行供水直供到户,控制转供增量。
(二)开展摸底调查。我委组织水务公司水务公司对城区供水现状进行了摸排调查,经查,城区三家水务公司供水总用户43.17万户。其中:市水务公司15.8万户,首创东风水务公司26万户,十堰经开区水务公司1.37万户。其中,城区尚未实现直抄到户转供用户共约32.1万户(含小产权房1.5万户、空置房、在建房),转供水主体3166个。
(三)试点推进转改直。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我委督导首创东风(十堰)水务公司及市水务公司通过东风公司三供一业行动,已经完成十堰市城区8.5万余户的供水“转改直”工作,并实现开账立户,正常收费。对招商兰溪谷、碧桂园等新建建筑全部实现了“一户一表”试点工作。按照政府补一点、用户交一点、企业让一点原则,将转供水设施改造纳入老旧小区必改内容。今年计划对财政局家属楼、河北路会计局家属楼、十二中家属楼、滨河新村7#楼二单元、六堰山17#楼、邮电街市中级法院家属院、燕林小区共计362户进行供水转改直工作。
(四)实施网格化管理。今年我委督促供水企业建立城区供水管网巡查包保机制,将十堰城区19条施工路段供水管网划分为105个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查摆管网安全隐患,切实防范施工损坏管道问题,保障城区供水管网安全稳定。
十堰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