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
根据市委年度考核工作安排,市城市管理工作考评组对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成效进行了检查考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各地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以服务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主线,围绕建设韧性、宜居、智慧城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固根基、补短板,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城管执法委、房县城管局、房县住建局荣获省住建厅“2023年全省住建系统表现突出单位”称号。
(一)着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一是增强燃气安全防护。持续开展“扫街行动”“敲门行动”“夜查行动”,推进57.85万管道燃气居民应装尽装,实现1.13万餐饮燃气用户“三件套”全覆盖,821家餐饮门店“瓶改管”改造率100%。10家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四个系统”均已建成投用,“智慧燃气”建设成果获住建部全国推广。录入企业信息12071家,排查整改燃气隐患2007处。二是规范燃气市场秩序。完成燃气经营企业燃气经营许可县级初审,对71家燃气企业经营许可进行复核,完成8家管道燃气企业特许经营中期评估。三是筑牢城市运行安全。“一点一策”整治城区易涝点22处;普查建档窨井盖约11万个,竹溪县排查到乡镇一级;整治更换高标准窨井盖5500余个,房县、丹江口市更换超1000个。
(二)着力实施精细管理。一是规范市容环境。全年整改环卫问题6万余起,统筹处理市容问题12.3万余起,设置便民疏导点84个。二是增强数字赋能。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打造17个专题应用场景,实时监测预警和协同处置主城区2761公里水气暖管网、654个智能井盖、15座桥梁等生命线基础设施。新建停车泊位8500个,中心城区建成智慧停车平台并接入停车泊位9万余个,联网率达50%;郧阳区、郧西县、丹江口市建成智慧停车平台,联网率达20%以上。三是强化垃圾处置。更新垃圾分类容器12210个、收集站(点)250座,创建5个省级、35个市级分类示范社区。建成房县、丹江口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焚烧处置能力800吨/日。四是开展示范创建。创建市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10条,茅箭区“美丽街区”(城市客厅)受省考核组好评。
(三)着力提升城市绿化品质。一是不断扩大绿色福利。全市新增口袋公园24个、步道36.76公里,累计建设投资6.76亿元,其中竹山绿化综合投资1.58亿元。二是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复查。房县、郧西县、丹江口市均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初审,竹溪县、竹山县推进有序。三是逐步搭建信用住建体系。各地积极摸索和建立园林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竹溪县率先突破入库本地园林行业关联企业100家。四是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全市共开放共享公园绿地试点23个、面积94.128公顷,郧西县、丹江口市、武当山、郧阳区绿地共享文旅融合场景特色鲜明。
(四)着力提升执法效能。一是抓重点。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重点工作,建立水质联合巡护机制,组建水质联合巡护队,常态化巡查、发现、制止城区3条主干河流、140余条支干河流涉水违法违规行为。丹江口市积极行动,组建成立水质安全保障中心,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二是攻难点。聚焦跨部门监管执法“中梗阻”,主动与住建、规划、生态等部门协调联动,提前介入重大复杂案件调查取证、联合开展专项整治、集体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将瓶装燃气纳入全市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展亮点。各县(市区)城管执法局积极牵头本辖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全市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34次,公布10期群众满意度“红黑榜”,化解销号小区物业问题5011个,赢得广大市民群众称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合力不足。从检查情况看,部分县(区)缺乏日常管理行之有效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城管、住建、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环保、自然资源和规划、商务、农业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管理合力,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
(二)城市管理基础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经营理念实践不够。人城产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不够,如运用市场方法谋划推进公园项目,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研究的还不够深。二是经费保障不足。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地方财政较为困难,导致部分项目落地难、城市管理经费保障不充足,部分项目资金拨付不到位、长期拖欠。三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区(县、市)、街道(乡镇)城管体制改革后,三级执法职责分工、联动融合等仍处于磨合期,基层一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专项工作还需压紧压实。武当山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经开区违建存量处置迟缓。茅箭区道桥涵隧管养责任不明确,井盖普查建档及整治提升工作相对滞后。丹江口市危桥整治进度慢、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隐患整改未完成。郧阳区绿化信息对接不畅、张湾区部分区级道路绿化养护不及时。郧阳区、武当山未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郧西县燃气安全隐患整改进度缓慢。竹山县供水行业管理薄弱、供水漏损率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全市城市管理领域坚决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切实把“为民管城”和“共同缔造”体现到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努力实现城市环境更整洁、市容秩序更规范、绿化景观更优美,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环境。
(一)推进智慧城管,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树牢“大城管”思维,健全“一委一办一平台”机制,强化城市细管、城市智管、城市众管,推进城市治理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社会化。二是完善智慧管理平台。完善扩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平台市域全覆盖,形成扁平高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一体联动的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全市一个停车场”,在2024年底入网率达100%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智慧停车”。三是提升治理能力。完善县市区城管考评细则,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能力作风建设、“破冰提能”等系列活动,开展城管执法专题业务培训,锻造“一懂三有一能”的城管铁军。
(二)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城市生命线建设。一是实施“优质水气暖”供给工程。完善供水管网设施,降低管网漏损率,推动二次供水规范管理,按时开展末端供水水质和压力抽样检测。持续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瓶装液化石油气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完善水气暖行业领域管理办法,规范特许经营行业秩序,加强应急建设和宣传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二是着重排查安全隐患。强化重点部位、重要节点城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三是加强安全监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高效发挥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平台风险预警、协同处置作用,提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预警处置的时效性。加快实现城市安全管理从“人海战术”向“科技之智+规则之治”转型,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确安全边界,守好安全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实行精细管理,提升城市美化靓化洁净化水平。一是狠抓环境质量提升。实施精致环卫,力争做到垃圾杂物落地即清,可视范围干净整洁,全市打造10个以上“席地而坐”城市客厅。二是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完善分类体系,源头促进垃圾减量,打造一批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广场。三是强化市容秩序治理。加大“十乱”现象常态化整治、曝光力度,保持查违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四是精细管养绿化景观。加强绿地养护监管,提升绿地管养水平,新(改)建10个以上口袋公园,积极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绿化场景。
四、考评结果
结合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年终评估,经过综合考评,2023年各县(市、区)城市管理成效得分均为90分以上,达到优秀等次。城区: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县市区:房县、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十堰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2024年2月20日